《中国临床研究》
  •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晓山路59号5楼
  • 邮编:210044
  • 电话:025-83243580,025-52240661
  • 国际刊号:ISSN 1674-8182
  • 国内刊号:CN 32-1811/R

  • 当期目录
  • 优先出版
  • 过刊浏览
  • 点击排行
  • 下载排行
    2024年 第37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24
  • 简明目录
  • 带摘要目录
  • 专题研究——结直肠癌——学术前沿
  • 细胞程序性死亡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吴小超,荣龙飞,唐睿漪,王飞,缪林
    2024.37(9):1313-1318[摘要][PDF  1542K](67)[HTML]
    Doi:
    阅读评论

  • 专题研究——结直肠癌——研究进展
  • 瑞戈非尼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陈怡璇,雷学芬,张萌,陈纤,陈海霞
    2024.37(9):1319-1322[摘要][PDF  669K](56)[HTML]
    Doi:
    阅读评论

  • T细胞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及相关治疗进展
    李月天,黄海宁,陈帅,王全义
    2024.37(9):1323-1326[摘要][PDF  653K](61)[HTML]
    Doi:
    阅读评论

  • 肿瘤微环境在结直肠癌转移中的动态演变过程
    祖玥,戴玲玲,孟鹏,肖颖媚,李珊,郝菁华
    2024.37(9):1327-1330,1335[摘要][PDF  754K](57)[HTML]
    Doi:
    阅读评论

  • 专题研究——结直肠癌——论著
  • 吲哚菁绿引导保留直肠上血管在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孟庆良,谢光伟,张正国,杨勇
    2024.37(9):1331-1335[摘要][PDF  1429K](58)[HTML]
    Doi:
    阅读评论

  • 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治疗效果
    郭慧雯,贺奇彬,张全安,陈忆嘉
    2024.37(9):1336-1341[摘要][PDF  839K](49)[HTML]
    Doi:
    阅读评论

  • 腹腔镜手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凝血指标的影响
    王红兵,吴万,蒲志忠,张丽华,王毓彬,徐浩
    2024.37(9):1342-1346[摘要][PDF  803K](63)[HTML]
    Doi:
    阅读评论

  • 结直肠癌患者免疫相关标志物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叶彬,王昌成
    2024.37(9):1347-1352[摘要][PDF  3227K](59)[HTML]
    Doi:
    阅读评论

  • 基于周围神经侵犯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Ⅰ~Ⅲ期早发性结直肠癌预后中的应用
    朱俊韬,刘雷,姚家楠,吴洁,彭安易,季国忠
    2024.37(9):1353-1358[摘要][PDF  2131K](59)[HTML]
    Doi:
    阅读评论

  •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危险因素及预测效能分析
    徐聪,赵景林
    2024.37(9):1359-1362[摘要][PDF  665K](51)[HTML]
    Doi:
    阅读评论

  • 结直肠癌术前淋巴转移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文雪梅,孙浩然,杜世疆,夏俊凯,于瀚超,张文俊
    2024.37(9):1363-1368[摘要][PDF  1522K](55)[HTML]
    Doi:
    阅读评论

  • 结直肠癌组织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预测淋巴结转移的风险
    朱小玄,龙舟,曹少华
    2024.37(9):1369-1373[摘要][PDF  955K](51)[HTML]
    Doi:
    阅读评论

  • 微卫星不稳定性结直肠癌14 239例患者的分子特征
    古建辉,王蒙,李云涛
    2024.37(9):1374-1378,1385[摘要][PDF  957K](52)[HTML]
    Doi:
    阅读评论

  • 近20年中药复方专利治疗结直肠癌用药规律及新方探索
    张照阳,杨昊,吴腾飞,朱崇薇,田赟
    2024.37(9):1379-1385[摘要][PDF  2908K](62)[HTML]
    Doi:
    阅读评论

  • 临床论著
  •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卢山,王喆懿,周鑫,刘小庆,杨婷婷,徐欢欢,谢晓莉,苏云艳,薛云星
    2024.37(9):1386-1393,1397[摘要][PDF  1227K](45)[HTML]
    Doi:
    阅读评论

  • 输尿管下段结石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短时间留置F3导管的临床疗效
    赵太玉,蔡蔚,刘起立,毛璟弢,黄丽玲,杨华伟,龙蠡,谢晓,谢海平,狄奇,陈楠,王静雅
    2024.37(9):1394-1397[摘要][PDF  439K](42)[HTML]
    Doi:
    阅读评论

  • 胰岛素抵抗指数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
    刘亚杰,王睿林
    2024.37(9):1398-1402,1407[摘要][PDF  588K](50)[HTML]
    Doi:
    阅读评论

  • 西那卡塞+骨化三醇+碳酸镧联合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汪成军,汪宏,宛家奎,邵珏
    2024.37(9):1403-1407[摘要][PDF  517K](46)[HTML]
    Doi:
    阅读评论

  • 双胎妊娠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黄婷,许叶涛,蒋玲玲,孙丽洲,潘义
    2024.37(9):1408-1411,1427[摘要][PDF  536K](46)[HTML]
    Doi:
    阅读评论

  • 银杏叶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的影响及疗效
    孙雪纯,李公豪,彭中兴,尹德录,赵云峰
    2024.37(9):1412-1417[摘要][PDF  740K](45)[HTML]
    Doi:
    阅读评论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良性经过?还是恶性损伤?
    杨盼,刘福元
    2024.37(9):1418-1422[摘要][PDF  563K](45)[HTML]
    Doi:
    阅读评论

  • 中医药,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干预对70例心脏黏液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刘倩,胡佳文,李博涵,王娟,刘淼淼,郑建杰
    2024.37(9):1423-1427[摘要][PDF  551K](45)[HTML]
    Doi:
    阅读评论

  • 基于“诸呕吐酸,皆属于热”理论探究清热降逆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张雪薇,文卫,李镇
    2024.37(9):1428-1431,1437[摘要][PDF  647K](47)[HTML]
    Doi:
    阅读评论

  • 综述
  • 基因检测在胰腺癌全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李根,白亦焘,阿永俊
    2024.37(9):1432-1437[摘要][PDF  707K](48)[HTML]
    Doi:
    阅读评论

  • 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刘斌,逯英杰,耿玉涵,庞瑶,朱自江
    2024.37(9):1438-1442[摘要][PDF  566K](44)[HTML]
    Doi:
    阅读评论

  • 健康教育
  • 前馈控制护理模式联合代币制健康教育对心脏手术患儿依从性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尚文媛,李倩,李思雯,唐雯,陈瑜,俞群
    2024.37(9):1443-1447[摘要][PDF  625K](39)[HTML]
    Doi:
    阅读评论

  • 循环改进健康教育对人工流产患者术后生殖保健及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冒文盈,鲁南
    2024.37(9):1448-1452[摘要][PDF  600K](44)[HTML]
    Doi:
    阅读评论

  • 护理
  • 无缝衔接整体护理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中寒战及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李林,邹俊伟,侯志楠
    2024.37(9):1453-1457[摘要][PDF  647K](43)[HTML]
    Doi:
    阅读评论

  • 医院-家庭营养管理模式联合激励式护理干预在早期消化道肿瘤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李红侠,张其德,凌亭生,徐中芹,黄娟娟,张晓龙,周军,苏洁,顾雯霞,仇玮玮
    2024.37(9):1458-1462,1466[摘要][PDF  670K](42)[HTML]
    Doi:
    阅读评论

  • 护理活动评分量表联合分层级管理在护理人力资源的应用
    陈方正,赵俊
    2024.37(9):1463-1466[摘要][PDF  433K](45)[HTML]
    Doi:
    阅读评论

  • 早期心脏康复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林珑,卢芳芳,胡佩红,于春杨
    2024.37(9):1467-1473[摘要][PDF  693K](46)[HTML]
    Doi:
    阅读评论

  • Topic Research——Colorectal Cancer—— Academic Frontier
  • 细胞程序性死亡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吴小超,荣龙飞,唐睿漪,王飞,缪林
    细胞程序性死亡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凋亡、自噬等多种方式,对于维持组织和器官的平衡至关重要。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异常调控在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揭示细胞程序性死亡在结直肠癌发生和发展中的精细调控网络对开发新的结直肠癌临床诊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细胞程序性死亡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024.37(9):1313-1318[摘要][PDF  1542K](67)[HTML]
    Doi:
    阅读评论

  • Topic Research——Colorectal Cancer—— Research Progress
  • 瑞戈非尼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陈怡璇,雷学芬,张萌,陈纤,陈海霞
    结直肠癌(CR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大多数患者一经确诊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随着精准靶向治疗的不断发展,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在治疗晚期CRC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瑞戈非尼是一种多靶点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它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并与免疫治疗产生协同作用。本文综述瑞戈非尼在CRC领域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展。
    2024.37(9):1319-1322[摘要][PDF  669K](56)[HTML]
    Doi:
    阅读评论

  • T细胞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及相关治疗进展
    李月天,黄海宁,陈帅,王全义
    T细胞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肿瘤微环境(TME)稳态密切相关。其表面免疫检查点共受体共同调节着免疫应答。它可通过分泌各种物质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纠正和恢复受损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近年来,靶向T细胞治疗获得一些进展,但一些新的免疫检查靶点仍在研究中。本文重点探讨T细胞在调控结直肠癌(CRC)和TME中的作用、CRC的免疫耐药机制及其靶向治疗等,论述T细胞对CRC发生发展的相关影响及靶向T细胞治疗CRC的应用前景。
    2024.37(9):1323-1326[摘要][PDF  653K](61)[HTML]
    Doi:
    阅读评论

  • 肿瘤微环境在结直肠癌转移中的动态演变过程
    祖玥,戴玲玲,孟鹏,肖颖媚,李珊,郝菁华
    在结直肠癌转移过程中,肿瘤微环境与原发肿瘤、继发肿瘤、循环肿瘤细胞、播散性肿瘤细胞之间相互作用,本文介绍了其动态演变过程。肿瘤微环境既可以发挥其宿主防御机制杀灭肿瘤细胞,又会通过微环境的成分及结构的改变帮助肿瘤细胞转移扩散。肿瘤细胞则通过表型转换、分泌细胞因子、细胞休眠等方式完成其侵袭、内渗、循环、外渗及播种过程。
    2024.37(9):1327-1330,1335[摘要][PDF  754K](57)[HTML]
    Doi:
    阅读评论

  • Topic Research——Colorectal Cancer—— Original Articles
  • 吲哚菁绿引导保留直肠上血管在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孟庆良,谢光伟,张正国,杨勇
    目的 探讨在行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中,应用吲哚菁绿引导保留直肠上动脉(SRA)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4年2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确诊乙状结肠癌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73例。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保留SRA组(行保留SRA的乙状结肠癌根治术,n=30)和高位结扎组(肠系膜下动脉高位根部结扎,n=43)。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口瘘发生情况、淋巴结清扫总数等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略高于SR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0%(6/43) vs 0, χ2=2.899, P=0.089]。结论 在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手术中,应用吲哚菁绿引导保留SRA并且保证清扫253组淋巴结与传统肠系膜下动脉高位根部结扎相比,不影响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安全性或切除的淋巴结数目,对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2024.37(9):1331-1335[摘要][PDF  1429K](58)[HTML]
    Doi:
    阅读评论

  • 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治疗效果
    郭慧雯,贺奇彬,张全安,陈忆嘉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在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的疗效和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市江宁医院消化内科2020年1月至2024年5月因肠道病变行内镜下治疗且术后病理为早期结直肠癌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6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病灶形态分组分析其疗效。结果 EMR被证实适用于直径≤2 cm的病灶和隆起型病变,而ESD被证实适用于直径>2 cm的病灶和侧向发育型病变。ESD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EMR组[21.5% (55/256) vs 7.5%(30/399), χ2=26.933, P<0.01]。在隆起型病灶Is型、Isp型、Ip型中,ESD治疗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EMR治疗(P<0.01), 但治愈性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ESD和EMR治疗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Ip型病灶,行EMR治疗总体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Is型、Isp型、Ip型病灶接受EMR治疗的治愈性切除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Ip型病灶直径>2 cm的比例较Is型和Isp型明显增高(P<0.05)。结论 EMR和ESD在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各有优势,但对于直径较大的Ip型病灶,行EMR治疗是安全且效优的。
    2024.37(9):1336-1341[摘要][PDF  839K](49)[HTML]
    Doi:
    阅读评论

  • 腹腔镜手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凝血指标的影响
    王红兵,吴万,蒲志忠,张丽华,王毓彬,徐浩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CRC)患者腹腔镜手术后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治疗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10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C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HIPEC(氟尿嘧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围术期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84.33±40.66)mL? vs (100.33±52.82)mL]、手术时间[(174.77±31.29)min? vs (167.67±28.61)min]、肛门排气时间[(3.17±0.79)d? vs (3.03±0.81)d]及术后住院时间[(14.23±3.76)d? vs (14.70±5.34)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内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随着时间点推移有显著变化(P<0.05),而两组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腹腔出血、深静脉血栓、肠梗阻及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0%? vs 13.33%, χ2=0.481, P=0.488)。结论 尽管腹腔镜手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凝血功能增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但其术后联合HIPEC并不增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故HIPEC仍安全可靠。
    2024.37(9):1342-1346[摘要][PDF  803K](63)[HTML]
    Doi:
    阅读评论

  • 结直肠癌患者免疫相关标志物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叶彬,王昌成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免疫相关标志物增殖诱导配体/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3(APRIL/TNFSF13)、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以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手术获取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APRIL/TNFSF13、BAFF、LAG-3的表达。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患者APRIL/TNFSF13、BAFF、LAG-3的表达,分析三者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APRIL/TNFSF13(90.83% vs 17.50%, χ2=129.969, P<0.01)、BAFF(85.83% vs 12.50%, χ2=147.590, P<0.01)、LAG-3阳性表达率(84.17% vs 14.17%, χ2=117.633, P<0.01)高于癌旁组织。结直肠癌患者不同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预后的APRIL/TNFSF13、BAFF、LAG-3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RIL/TNFSF13、BAFF、LAG-3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及预后情况独立相关(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PRIL/TNFSF13、BAFF、LAG-3高表达,且三者阳性表达是淋巴结转移、高病理分期、低分化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2024.37(9):1347-1352[摘要][PDF  3227K](59)[HTML]
    Doi:
    阅读评论

  • 基于周围神经侵犯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Ⅰ~Ⅲ期早发性结直肠癌预后中的应用
    朱俊韬,刘雷,姚家楠,吴洁,彭安易,季国忠
    目的 评估周围神经侵犯(PNI)对Ⅰ~Ⅲ期早发性结直肠癌(EO-CRC)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构建基于PNI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本研究分析了2010年至2015年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中登记的50岁及以下5 920例EO-CRC患者数据。通过7∶3比例分为训练组(n=4 164)和验证组(n=1 756),运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变量及多变量预后分析。基于多变量模型显著变量构建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其预测能力。结果 相较于PNI阴性患者,PNI阳性患者更年轻、病变位于左侧结肠、分化程度更低、TNM分期更高、接受化学治疗、CEA水平偏高(P<0.05)。Kaplan-Meier曲线提示PNI阳性组较PNI阴性组有更差的预后。COX单变量分析提示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T分期、N分期、是否接受放射治疗、是否接受化学治疗、CEA水平、肿瘤最大直径以及PNI状态为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变量(P<0.05)。多变量分析显示PNI是Ⅰ~Ⅲ期EO-CRC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HR=1.73,95%CI:1.44~2.08,P<0.01)。基于PNI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 3年与5年生存期的ROC曲线下面积均超过0.7。结论 PNI可作为Ⅰ~Ⅲ期EO-CRC患者的独立预后标志,基于PNI的列线图模型可作为一个有效的预测预后工具。
    2024.37(9):1353-1358[摘要][PDF  2131K](59)[HTML]
    Doi:
    阅读评论

  •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危险因素及预测效能分析
    徐聪,赵景林
    目的 探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进一步评估相关因素的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江门市中心医院接受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467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吻合口瘘分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分析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因素对术后吻合口瘘发生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 本研究纳入的467例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50例,发生率为10.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5 cm、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3 分及术后白蛋白水平<30 g/L均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NRS2002评分、术后白蛋白水平及回归模型预测概率用于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风险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0.71、0.68、0.88。结论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可能与肿瘤最大径、NRS2002 评分、术后白蛋白水平有关;而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回归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风险。
    2024.37(9):1359-1362[摘要][PDF  665K](51)[HTML]
    Doi:
    阅读评论

  • 结直肠癌术前淋巴转移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文雪梅,孙浩然,杜世疆,夏俊凯,于瀚超,张文俊
    目的 探究术前系统性炎症指标与结直肠癌(CR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构建和验证相关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41例CRC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结合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及10折交叉验证进行变量筛选。构建最佳logistic回归模型后,进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术前CR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列线图。采用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与临床实用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及LASSO回归交叉验证显示,吸烟史、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和粪便潜血(FOB)是非零系数变量。将上述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OR=2.669, 95%CI: 1.158~6.150, P=0.021)、高NLR(OR=1.895, 95%CI: 1.379~2.605, P<0.001)、低LMR(OR=0.907, 95%CI: 0.823~0.999, P=0.048)、高FAR(OR=1.145, 95%CI: 1.062~1.235,P<0.001)和FOB阳性(OR=2.289, 95%CI: 1.132~4.630, P=0.021)是CR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校准曲线以及DCA曲线显示,应用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可使患者获益。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于术前判断CRC淋巴结转移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及临床实用性。
    2024.37(9):1363-1368[摘要][PDF  1522K](55)[HTML]
    Doi:
    阅读评论

  • 结直肠癌组织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预测淋巴结转移的风险
    朱小玄,龙舟,曹少华
    目的 基于结直肠癌(CRC)组织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活性生物标志物可溶性CD163蛋白(sCD163)探讨淋巴结转移(LNM)的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在荆门市中心医院接受初次手术治疗的152例CRC患者和58例结直肠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前血清学标志物水平。手术前一天收集血液标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量血清样本中sCD163、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水平。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时间是2024年4月30日。记录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结果 无LNM患者sCD163水平明显低于有LNM患者[(2.79±0.76)mg/L? vs (4.25±1.50)mg/L, t=7.958, 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CD163>3.50 mg/L是CRC患者LNM的独立影响因素(HR=13.973, 95%CI: 5.385~36.259, P<0.05)。sCD163>3.50 mg/L预测CRC患者LNM的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742,灵敏度为68.8%,特异度为79.7%)。sCD163>3.50 mg/L组患者中35例(46.1%)死亡,sCD163≤3.50 mg/L患者中12例(15.8%)死亡,两组总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15.583, P<0.01);sCD163>3.50 mg/L组患者中42例(55.3%)复发,sCD163≤3.50 mg/L患者中25例(32.9%)复发,两组无复发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8.368, P=0.004)。结论 反映组织中M2巨噬细胞活性的生物标志物sCD163水平升高与CRC患者的LNM和不良预后显著相关,并且sCD163可能是确定LNM高风险CRC患者的潜在预测因子。
    2024.37(9):1369-1373[摘要][PDF  955K](51)[HTML]
    Doi:
    阅读评论

  • 微卫星不稳定性结直肠癌14 239例患者的分子特征
    古建辉,王蒙,李云涛
    目的 对四川地区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基因测序,以分析其微卫星不稳定(MSI)的分子特征。方法 采用第二代测序技术(NGS)方法对2017年至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14 23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进行检测,包含单核苷酸位点变异(SNV)、插入和缺失(InDel)、拷贝数变异(CNV)、基因融合(fusion)、MSI、肿瘤突变负荷(TMB)、EB病毒(EBV)等。比较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患者(MSI-H组,n=1 018)和微卫星稳定(MSS)患者(MSS组, n=13 221)的临床及分子特征。结果 MSI在结直肠癌中的发生率为7.15%,且MSI检出率在诊断年龄、肿瘤位置、样本类型等方面均存在差异。MSI-H组TMB显著高于MSS组(92.8 突变/Mb? vs 12.7突变/Mb,P<0.05)。结直肠癌患者EBV阳性率为0.43%(27例),而MSI-H未检测到有EBV阳性的患者。ERBB2PIK3CABRAF等在MSI-H组中的频率都明显更高,但APC(51.26%? vs 70.76%, χ2=168.823, P<0.01)、TP53(27.76%? vs 69.54%, χ2=739.882, P<0.01)、NRAS(1.86%? vs 3.98%, χ2=11.445, P<0.01)在MSS组中的阳性率更高。此外,携带一个DNA错配修复基因(MMR)变异的患者在MSI-H型中占比更高(P<0.05)。结论 四川地区结直肠癌MSI-H型与MSS型具有不同的分子特征,且在TMB及EBV感染也有所差异。
    2024.37(9):1374-1378,1385[摘要][PDF  957K](52)[HTML]
    Doi:
    阅读评论

  • 近20年中药复方专利治疗结直肠癌用药规律及新方探索
    张照阳,杨昊,吴腾飞,朱崇薇,田赟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近20年中药复方专利干预结直肠癌(CRC)的用药及配伍规律,为临床新药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建库至2024年1月17日已公布的治疗CRC的中药复方专利,运用Excel 2019软件进行药物频次、性味归经统计;利用SPSS Modeler 18.0及SPSS Statistic 27软件进行药物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采用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核心药物共现复杂网络,并展现潜力新方新药的关联性。结果 共纳入治疗CRC的中药复方专利158项,包含中药448味,高频中药有黄芪、白花蛇舌草、茯苓、白术等,药物类别以补虚药为主,药性以寒、温居多,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多属肝、脾、肺、胃经。常用药对有半枝莲、黄芪、甘草、白术、茯苓,常用角药有黄芪、白花蛇舌草。聚类药物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4组,潜力药物有“余甘子-红芪-石榴子-川椒-榼藤子”等5组,通过拓扑属性分析筛选得到治疗CRC的核心新方。结论 中药复方专利治疗CRC以补虚药为主,多运用益气扶正、清热燥湿、化瘀解毒等治法,聚类药物以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为主,可提供新的组方思路,为CRC的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一定参考。
    2024.37(9):1379-1385[摘要][PDF  2908K](62)[HTML]
    Doi:
    阅读评论

  • Clinical Original Articles
  •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卢山,王喆懿,周鑫,刘小庆,杨婷婷,徐欢欢,谢晓莉,苏云艳,薛云星
    目的 检索、评价并综整国内外有关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 参照“6S”证据等级金字塔,系统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网、国际指南协作网、英国国家医疗保健优化研究所、美国国立指南网、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WHO、医脉通、JBI EBP、ACP Journal Club、Cochrane、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中国知网、维普等网站关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预防及管理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临床实践指南、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4月。课题组成员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及整合,最后评定证据级别。结果 共纳入临床决策1篇,临床实践指南7篇,Meta分析2篇,专家共识4篇。通过综整证据,形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主要包括谵妄的管理原则、术前神经系统检查、术中脑保护、术后谵妄的评估与监测、识别谵妄的危险因素、谵妄危险因素的预防、谵妄的非药物治疗、谵妄的药物治疗、出院健康随访9个方面,形成了29条推荐意见。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涵盖谵妄的管理原则、术前神经系统检查、术中脑保护、术后谵妄的评估与监测、识别谵妄的危险因素、谵妄危险因素的预防、谵妄的非药物治疗、谵妄的药物治疗、出院健康随访9个方面,医疗机构应结合临床实际情景及患者意愿,审慎地将证据应用于临床,以期保障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安全,促进康复。
    2024.37(9):1386-1393,1397[摘要][PDF  1227K](45)[HTML]
    Doi:
    阅读评论

  • 输尿管下段结石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短时间留置F3导管的临床疗效
    赵太玉,蔡蔚,刘起立,毛璟弢,黄丽玲,杨华伟,龙蠡,谢晓,谢海平,狄奇,陈楠,王静雅
    目的 比较输尿管下段结石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术后短时间留置F3导管与常规留置双J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 2022年1月—2023年6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输尿管下段结石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60例, 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短时间留置F3导管)30例和对照组(常规留置双J管)30例。术后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腰痛程度、血尿持续时间,以及尿路感染、膀胱刺激征的发生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未见明显出血、输尿管狭窄等,术后复查腹部X线,均无结石残留。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6.67%? vs 36.67%, χ2=7.954, P=0.005)和膀胱刺激征发生率(10.00%? vs 46.67%, χ2=9.932, P=0.002)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血尿持续时间较短、住院时间较短、腰疼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复查均无输尿管狭窄发生。结论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短时间留置F3导管是安全有效的。
    2024.37(9):1394-1397[摘要][PDF  439K](42)[HTML]
    Doi:
    阅读评论

  • 胰岛素抵抗指数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
    刘亚杰,王睿林
    目的 探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2020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数据库中年龄≥18岁的注册参与者,并排除缺乏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数据、HOMA-IR指标及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或丙型病毒性肝炎、饮酒量显著的人群。将研究对象按HOMA-IR四分位数分组(Q1~Q4组),比较四组人群年龄、性别、种族、婚姻、教育、家庭收入与贫困比比值(PIR)、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HOMA-IR水平。通过描述性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限制性三次样条回归分析、亚组交互作用及分析,探讨HOMA-IR与NAFLD的风险关联。结果 共纳入3 370例患者,其中Q1组843例、Q2组842例、Q3组841例、Q4组844例。调整年龄、性别、种族、教育、婚姻、PIR、BMI、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后,与HOMA-IR Q1组相比,HOMA-IR Q4组(OR=7.055, 95%CI:5.136~9.772)患NAFLD风险显著增加(P<0.01)。HOMA-IR与患NAFLD的风险存在正向剂量—反应关系(P<0.01)且为非线性关系(Pnon-linear=0.002)。HOMA-IR与性别、PIR 、BMI、吸烟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交互<0.05)。结论 HOMA-IR水平与患NAFLD的风险显著相关。
    2024.37(9):1398-1402,1407[摘要][PDF  588K](50)[HTML]
    Doi:
    阅读评论

  • 西那卡塞+骨化三醇+碳酸镧联合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汪成军,汪宏,宛家奎,邵珏
    目的 观察对尿毒症血液透析(HD)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开展西那卡塞+骨化三醇+碳酸镧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黄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尿毒症HD伴SHPT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骨化三醇治疗)和研究组(40例,西那卡塞+骨化三醇+碳酸镧联合治疗),比较两组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甲状旁腺体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钙磷乘积、iPTH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钙磷乘积、iPTH更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甲状旁腺体积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6个月颈动脉IMT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6个月IMT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3个月、6个月甲状旁腺体积、IMT更低(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50%,与对照组的1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2, P=0.762)。结论 对尿毒症HD伴SHPT患者,应用西那卡塞+骨化三醇+碳酸镧联合治疗,可改善钙磷代谢,调节iPTH,减少甲状旁腺体积和颈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2024.37(9):1403-1407[摘要][PDF  517K](46)[HTML]
    Doi:
    阅读评论

  • 双胎妊娠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黄婷,许叶涛,蒋玲玲,孙丽洲,潘义
    目的 探讨影响双胎妊娠分娩方式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9年10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2 085例双胎妊娠产妇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剖宫产组1 376例和生理产组709例。通过分析双胎妊娠孕妇的危险因素与分娩方式的关系,总结影响双胎妊娠分娩方式的相关因素。结果 相较于生理产组,剖宫产组中产妇的平均年龄较高,初产妇比例明显增加(P<0.01),自然受孕的孕妇比例差异明显(P<0.01),且有子宫手术史的孕妇均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剖宫产组双绒毛膜双羊膜囊(DCDA)比例低于生理产组(P<0.01)。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方面,剖宫产组子痫前期率显著升高;同时发现,剖宫产组早产发生率高于生理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中产后出血率高于生理产组,第一胎和第二胎的低体重儿比例明显高于生理产组;但剖宫产组中第二胎新生儿重度窒息率、死胎率低于生理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和生理产组第一胎发生窒息及死亡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子宫手术史、子痫前期等是双胎妊娠分娩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
    2024.37(9):1408-1411,1427[摘要][PDF  536K](46)[HTML]
    Doi:
    阅读评论

  • 银杏叶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的影响及疗效
    孙雪纯,李公豪,彭中兴,尹德录,赵云峰
    目的 探讨银杏叶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FGF-4)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低危组(Gensini积分1~30分,n=112)、中危组(Gensini积分31~60分,n=156)及高危组(Gensini积分61~90分,n=92),再将每组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冠心病标准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银杏叶片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不同分组患者FGF-4、炎症因子水平,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程度分级(Braunwald分级)。结果 治疗后,低危观察组和中危观察组患者外周血清FGF-4水平均高于其相应的对照组(P<0.05),高危观察组较其对照组FGF-4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6水平均低于其相应的对照组(P<0.05)。治疗后,低危观察组与中危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低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高危组观察组与其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片能够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升高FGF4水平,进而降低TNF-α、IL-2、IL-6炎症因子水平,发挥抗炎作用相关。
    2024.37(9):1412-1417[摘要][PDF  740K](45)[HTML]
    Doi:
    阅读评论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良性经过?还是恶性损伤?
    杨盼,刘福元
    目的 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确诊为急性STEMI且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患者79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RA分为RA组(n=390)及未发生RA组(NRA组,n=401),统计记录两组患者一般及临床资料,探讨急性STEMI PCI术后RA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心房颤动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组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低于非RA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N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从疼痛开始到治疗时间短于NRA组[(3.26±2.18)h? vs (4.70±2.65)h,t=8.334, P<0.01],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事件发生率低于N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 vs 6.0%, χ2=3.849, P=0.049)。两组的心梗部位、梗死相关血管、术前罪犯血管病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分析显示,缺血时间<6 h、术前罪犯血管病变严重程度、下壁及右冠状动脉梗死均为PCI术后RA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STEMI患者行PCI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再灌注时间有关,应尽早完成PCI术。
    2024.37(9):1418-1422[摘要][PDF  563K](45)[HTML]
    Doi:
    阅读评论

  • Chinese Medicine · Integrative Medicine
  • 中西医结合干预对70例心脏黏液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刘倩,胡佳文,李博涵,王娟,刘淼淼,郑建杰
    目的 探讨常规治疗护理联合艾灸对心脏黏液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纳入2019年3月到2021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黏液瘤切除手术的7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研究组加用艾灸双侧足三里穴、天枢穴和神阙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肛门排气、首次排便、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研究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第3天急性胃肠功能损伤评分(AGIU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43% vs 71.40%, χ2=4.629, P=0.031)。结论 对体外循环下行心脏黏液瘤切除手术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艾灸足三里、天枢和神阙穴,能够有效促进其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且操作简单易行。
    2024.37(9):1423-1427[摘要][PDF  551K](45)[HTML]
    Doi:
    阅读评论

  • 基于“诸呕吐酸,皆属于热”理论探究清热降逆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张雪薇,文卫,李镇
    “诸呕吐酸,皆属于热”是《黄帝内经》中病机十九条之一,该理论揭示了呕吐吞酸等上逆症状都与“热”密切相关,治疗可从治“热”入手。本文结合中医脏腑八纲辨证理论,从病机、治法两方面分析该理论在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诊治中具有的重要指导意义,该病的主要病因为“热”,基本病机为胃气上逆,与肝胆脾肺肾肠等脏腑有关,热分虚实上下,治宜攻补和降。拟为深入分析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临证应用同病异治。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新思路。
    2024.37(9):1428-1431,1437[摘要][PDF  647K](47)[HTML]
    Doi:
    阅读评论

  • Overview
  • 基因检测在胰腺癌全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李根,白亦焘,阿永俊
    胰腺癌是常见的高度恶性的消化道肿瘤,发病部位及疾病特征导致其治疗难度极大,并且胰腺癌的分子多样性所导致的异质性,可能是迄今为止系统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除手术治疗外,辅助药物仍是胰腺癌患者的治疗的重要方式。多项研究表明,胰腺癌患者手术后规律行辅助化疗可明显获益。基因检测是近年来兴起的胰腺癌辅助检查方法,可指导胰腺癌患者术后选择更加合适的治疗药物。本文重点探讨基因检测对胰腺癌治疗药物选择的意义。
    2024.37(9):1432-1437[摘要][PDF  707K](48)[HTML]
    Doi:
    阅读评论

  • 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刘斌,逯英杰,耿玉涵,庞瑶,朱自江
    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是大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与死亡率和长期不良事件相关。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提出AKI的定义,将血肌酐的升高和尿量减少作为诊断标准。然而,这种传统的诊断标准是不准确的,需要通过新的生物标志物协助诊断。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可以从术前、术中和术后多个方面考虑,通过优化围手术期危险因素,从而减少AKI的发生。AKI的治疗方式有限,仍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因此早期识别、诊断和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步骤。
    2024.37(9):1438-1442[摘要][PDF  566K](44)[HTML]
    Doi:
    阅读评论

  • Health Education
  • 前馈控制护理模式联合代币制健康教育对心脏手术患儿依从性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尚文媛,李倩,李思雯,唐雯,陈瑜,俞群
    目的 探讨前馈控制护理模式联合代币制健康教育对心脏手术患儿依从性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225例心脏手术患儿进行研究。通过简单抽样法随机分为联合组(n=78)、代币组(n=72)、对照组(n=75)。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及健康宣教,代币组予以一般护理及代币制健康教育,联合组予以前馈控制护理模式联合代币制健康教育。3组均干预至出院,随访6个月。比较3组患儿治疗依从性、负性情绪、认知水平、不良事件、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联合组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评分高于代币组(P=0.014)、对照组(P<0.001),儿童抑郁量表(CDI)评分均低于代币组(P=0.028)、对照组(P<0.001);联合组医院自制心脏病知晓情况问卷总分高于代币组、对照组(P<0.001)。三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儿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评分高于代币组、对照组(P<0.001)。结论 前馈控制护理模式联合代币制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心脏手术患儿依从性,减轻抑郁情绪,提升对疾病的认知,并提升生活质量。
    2024.37(9):1443-1447[摘要][PDF  625K](39)[HTML]
    Doi:
    阅读评论

  • 循环改进健康教育对人工流产患者术后生殖保健及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冒文盈,鲁南
    目的 探讨对进行人工流产的患者使用循环改进健康教育是否可以改善其创伤后恢复状况及生殖保健结局。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人工流产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72)和对照组(n=72),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接受PDCA循环改进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评分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重复流产率及术后备孕成功率,分析循环改进健康教育方法的重要性。结果 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PTGI量表中新的可能性、个人力量、精神变化和对生活的欣赏四个维度评分及总分,以及术后6个月长效可逆避孕措施使用率增高(P<0.05),术后辅助生殖就诊率增高(95.24%? vs 72.73%, χ2=7.990, P=0.005),新发不孕症率降低(50.00%? vs 84.38%, χ2=9.268, P=0.002)。结论 PDCA循环改进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人工流产患者生殖保健意识、改善创伤后成长,减少不孕不育的发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24.37(9):1448-1452[摘要][PDF  600K](44)[HTML]
    Doi:
    阅读评论

  • Nursing
  • 无缝衔接整体护理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中寒战及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李林,邹俊伟,侯志楠
    目的 探讨无缝衔接整体护理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中寒战发生及肠功能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于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生成表将其分为观察组(无缝衔接整体护理)和对照组(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各41例。比较两组术中寒战发生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1、3、7 d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中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32%? vs 24.39%, P<0.05),胃管留置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摄入流食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3、7 d观察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各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缝衔接整体护理可减少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中寒战,促进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4.37(9):1453-1457[摘要][PDF  647K](43)[HTML]
    Doi:
    阅读评论

  • 医院-家庭营养管理模式联合激励式护理干预在早期消化道肿瘤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李红侠,张其德,凌亭生,徐中芹,黄娟娟,张晓龙,周军,苏洁,顾雯霞,仇玮玮
    目的 探讨在早期消化道肿瘤内镜手术患者中,采用医院-家庭(H2H)营养管理模式联合激励式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在江苏省中医院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早期消化道肿瘤(包括早期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80例患者的不同护理干预模式进行回顾性对比。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诊治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诊治的40例患者为干预组。试验组应用H2H营养管理模式联合激励式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前后,进行两组体重测量、患者参与的主观全面评定量表(PG-SGA)评价患者的营养状况,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CDSES)评价自我效能,自制的《消化内镜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体重、PG-SGA、CD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体重、PG-SGA、CDSES评分均改善,且试验组体重高于对照组[(61.70±5.30)kg? vs(58.51±5.25)kg,t=2.704, P=0.008],PG-SGA、CDSES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2H营养管理模式联合激励式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早期消化道肿瘤内镜手术患者的营养状态,提升自我效能感和护理满意度。
    2024.37(9):1458-1462,1466[摘要][PDF  670K](42)[HTML]
    Doi:
    阅读评论

  • 护理活动评分量表联合分层级管理在护理人力资源的应用
    陈方正,赵俊
    目的 探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采取护理活动评分量表(NAS)评分联合分层级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120名护理人员作为调研对象。2022年1至12月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按照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进行人员分配(实施前);2023年1至12月采取NAS联合层级管理进行人力资源调控(实施后)。从护理技能评分、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3个方面,对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从数据可见,实施前护理人员在护理技能评分的四个维度得分均较低,实施后则有明显提升。实施后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0%? vs 77.5%, χ2=15.494, P<0.01)。结论 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实施NAS评分联合分层级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2024.37(9):1463-1466[摘要][PDF  433K](45)[HTML]
    Doi:
    阅读评论

  • 早期心脏康复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林珑,卢芳芳,胡佩红,于春杨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早期心脏康复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CI治疗的ACS患者108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常规护理+早期心脏康复+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4例。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心功能、抑郁程度、自我管理能力、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结果 干预后联合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6MWD)长于对照组,N末端B型利尿钠肽原(NT-proBNP)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联合组抑郁症状群量表患者健康问卷9(PHQ-9)评分低于对照组,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联合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77%? vs 19.23%, χ2=4.308, P<0.038)。结论 早期心脏康复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ACS患者行PCI后心功能、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减少MACE。
    2024.37(9):1467-1473[摘要][PDF  693K](46)[HTML]
    Doi:
    阅读评论

编辑部风采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