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临床研究:2015,28(11):1479-1481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胃腺癌的18F-FDG PET/CT 表现特征对比分析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ET/CT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9)
摘要
本文已被:浏览 768次   下载 259
   网络发布日期:2018-08-30
中文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DLBCL)和胃腺癌(GA)之间的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术(18F-FDG PET/CT)的表现特征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4年5月经胃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PGDLBCL患者和34例GA患者的临床和PET/CT图像资料,对病灶的CT表现、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最大厚度(THKmax) 及胃周浸润、淋巴结受累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分型进行比较。结果:PGDLBCL及GA在PET/CT上表现为不同形式的胃壁增厚和FDG代谢的显著增高。剔除肿瘤厚度的影响后,PGDLBCL的SUVmax(20.67±8.76)显著高于GA的SUVmax (8.6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35,P=0.000);胃部病灶THKmax 在PGDLBCL(4.10±1.98)cm 和GA (3.28±2.34)cm 之间无统计学差异(t=0.903,P=0.376)。同时PGDLBCL的胃壁增厚和SUVmax之间无相关性(r=0.372,P=0.325),而GA的胃壁增厚和SUVmax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r=0.721,P=0.002)。18F-FDG PET/CT显像中PGDLBCL的表现以Ⅰ型(27.27%)和Ⅱ型(59.09%)较多,而胃腺癌则以Ⅱ型(52.94%)和Ⅲ型(35.29%)多见。以病变范围最广层面测量,PGDLBCL中病灶侵犯胃周径> 50% 的发生率68.18%明显高于GA 的17.65% (χ2= 14.554,P=0.000)。结论:根据18F-FDG PET/CT图像分析,借助SUVmax及分型比较,可较好地诊断和鉴别诊断PGDLBCL和GA;同时其也可反映PGDLBCL的生物学和病理学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Abstract:
keywords: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R817.4    文献标志码:
基金项目:
附件
Author NameAffiliation
  
引用文本:
杨文平,李天女,孙晋,郭喆,丁其勇,丁重阳.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胃腺癌的18F-FDG PET/CT 表现特征对比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11):1479-1481.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