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临床研究:2019,32(8):1116-1118,1121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
(1.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及运动康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001;2.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 福建省立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1)
摘要
本文已被:浏览 732次   下载 347
   网络发布日期:2019-08-20
中文摘要: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周围神经损伤经显微外科缝合术或自体神经移植术治疗后可以很好的恢复神经的连续性,但患肢功能的重建不仅取决于神经的再支配,同时还需要骨骼肌的支持;目前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过度集中于恢复神经的连续性,而忽视远端效应器的保护,临床上大多数神经损伤的患者术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因此在修复损伤神经的同时应注意对失神经后骨骼肌萎缩进行防治,但这尚未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注意。本文就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机制及最新治疗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基础。
Abstract:
keywords: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基金项目:福建省卫生厅中青年骨干人才项目(2013-ZQN-ZD-1);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J01173)
Author NameAffiliation
  
引用文本:
刘洪文 1,2, 朱国涛 1, 陈锦成 1, 徐杰 2.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研究,2019,32(8):1116-1118,1121.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